黃帝內經梅花版和普通版區別(梅花版多出哪些內容)
倪師人紀之針灸篇所提及的黃帝花版《針灸大成》是本什么樣的書?想入門、學好針灸還有哪些大家、內經內容哪些經典書目可以看?
針圣楊繼洲
《針灸大成》
自明朝以來三百年間,梅花《針灸大成》是版和版區別梅我國流傳最廣的針灸學著作,是普通一部蜚聲針壇的歷史名著。自明萬歷年間刊行以來,多出平均不到十年就出現一種版本,黃帝花版該書翻刻次數之多,內經內容流傳之廣,梅花影響之大,版和版區別梅聲譽之著,普通實屬罕見,多出故可認為是黃帝花版目前最受歡迎、知名度最高的內經內容針灸專著之一。所以是梅花學習針灸必讀書。
書目如下(按朝代次序):
- 《黃帝內經·靈樞》
- 戰國·秦越人《難經》
- 晉·皇甫謐《針灸甲乙經》
- 宋·王執中《針灸資生經》
- 元·竇漢卿《針經指南》
- 明·楊繼洲《針灸大成》(★)
- 明·汪機《針灸問對》
- 明·高武《針灸聚英》
《靈樞經》
《黃帝內經·靈樞》,簡稱《靈樞經》,人民衛生出版社
梅花版《靈樞經》
※平時用可以考慮人衛梅花版。
【簡介】《靈樞經》,又稱《靈樞》《針經》《九針》《九卷》《九靈》《九墟》等。中國傳統醫學重要著作之一,中醫學理論體系形成和奠基之作,是中醫經絡學、針灸學及其臨床的理論淵源,是現存最早的中醫理論著作,約成書于東周戰國時期。共九卷,八十一篇,與《素問》九卷合稱《黃帝內經》,南宋史崧將其改編為二十四卷本,成為了現存最早和唯一行世的《靈樞》版本。全書運用陰陽五行以及天人相應的整體觀闡述了臟象、經絡、病機、診法、治則等中醫學的基本理論,尤其是對經脈、腧穴、針刺及營衛氣血等,均有獨特的發揮和系統精詳的論述。《靈樞》在針灸學上有著絕對權威。
《難經》
《難經》,【戰國】秦越人,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
【簡介】《難經》又稱《黃帝八十一難經》,其內容和體例是針對《黃帝內經》的某些問題設難答疑,以對這些問題進行解釋和發揮。“難”是“問難”之義,或作“疑難”解。“經”乃指《內經》,即問難《內經》。《難經》是采用假設問答,解釋疑難的體例編撰而成的,是中國古代醫學家探究醫學理論,申明己見,辨證是非的經典著作。《難經》關于奇經八脈的論述以及八會穴等理論的提出,充實了經絡學說的內容;以五行生克規律為指導的整體防治觀,用于說明經脈與腧穴的五行屬性和生克關系,解釋疾病的發生和傳變規律,并用于針刺的補瀉;以天人相應的內外統一整體觀,論述疾病與季節關系、脈象的四時變化、針刺因時制宜。
《針灸甲乙經》
《針灸甲乙經》,【晉】皇甫謐,人民衛生出版社
【簡介】《針灸甲乙經》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針灸學專著,全名是《黃帝三部針灸甲乙經》,簡稱《甲乙經》。皇甫謐把《靈樞》、《素問》中有關經絡、腧穴、針灸方法等內容與家傳的《明堂孔穴針灸治要》結合起來,以類相從編輯成書,全書十二卷,總計128篇。其內容可分為兩類,從卷一至卷六是祖國醫學的基本理論和針灸學的基本知識,包括人體解剖、生理、病理、診斷以及腧穴的分類、部位,針刺的深度,禁忌和注意事項等;從卷七至卷十二是臨床治療部分,包括多種疾病的病因、病機、癥狀和主治腧穴等。本書是繼《內經》之后,又一部總結性的著作,也是我國第一部針灸專著,對針灸學的發展作出了承先啟后的貢獻。可謂是針灸學必讀之書。
《針灸資生經》
《針灸資生經》,【宋】王執中,人民衛生出版社
【簡介】《針灸資生經》是一部文獻價值、臨床價值均較高的針灸著作,對元明針灸學的影響實際上已超過北宋官修針灸經典《銅人腧穴針灸圖經》,為宋以前所未見的一部因證配穴、內容豐富的臨證針灸專著。由于王氏重視實踐,具有擇善而從的治學精神,因而書中對于穴位考證,據理否定《銅人》所云不宜針灸的一些穴位;在治療方面,某病宜否針治,抑或必須綜合治療,都一一指出。另糾正腧穴謬誤、增補腧穴,發展阿是穴理論,提出“中指同身寸”的取穴標準,推崇灸法等。《針灸資生經》自刻印面世后,歷經南宋、元、明、清諸代一直傳至當今,其間重刊不斷,《四庫全書》亦將其收錄在內。
《針經三書》(含《針經指南》)
《針經指南》,【元】,竇漢卿,中國中醫藥出版社
【簡介】《針經指南》,內載《針經標幽賦》《針經直說》《流注八穴》《手指補瀉法》等。其中《針經標幽賦》流傳頗廣,影響較大。竇氏提倡“交經八穴”即“八脈交會穴” 、手指補瀉十四法,解釋了針刺得氣的理論, 繼承了《內經》里理論,并將以上的得氣理論,寫入《標幽賦》一文。成為針家必讀篇目。
《針灸大成》
《針灸大成》,【唐】楊繼洲,人民衛生出版社
【簡介】楊繼洲是明代著名的針灸學家,世代從醫,曾三針治愈痿痹之疾,后世譽為“針圣”,自明朝以來三百年間,《針灸大成》是我國流傳最廣的針灸學著作,是一部蜚聲針壇的歷史名著。楊氏總結了《內經》、《難經》、《針灸甲乙經》的精髓,又從《醫經小學》、《針灸聚英》、《標幽賦》、《金針賦》、《神應經》、《醫學入門》、《古今醫統》等20余種醫籍中,節錄部分針灸資料予以編輯及注解,考繪“銅人明堂圖”,并附以自己的針灸治療病案,編撰成《針灸大成》。該書較全面地綜合了明代以前針灸的學術成就,因而在理論和臨床研究方面都有較高的參考價值。自明萬歷年間刊行以來,平均不到十年就出現一種版本,該書翻刻次數之多,流傳之廣,影響之大,聲譽之著,實屬罕見,故可認為是目前最受歡迎、知名度最高的針灸專著之一。
《針灸問對》
《針灸問對》,【明】汪機,山西出版傳媒集團
【簡介】又名《針灸問答》,由明朝汪機所撰,書凡三卷。本書以問答形式闡述了針灸學中的些基本理論。上、中二卷論述針法;下卷論述灸法及經絡腧穴。全書以《內經》、《難經》等書指導思想和理論基礎,用問對的形式闡明了針法的學術觀點,提出了自己獨到的見解,是一部難得的針灸專著,幾百年來一直為后世醫家所推崇。
《針灸聚英》
《針灸聚英》,【明】高武,人民衛生出版社
版權聲明: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,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,不擁有所有權,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。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/違法違規的內容, 請發送郵件至 1543690857@qq.com 舉報,一經查實,本站將立刻刪除。【簡介】又名《針灸聚英發揮》,明代醫家高武編撰,全書4卷。卷一論臟腑、經絡、腧穴;卷二集錄各家針灸取穴方法;卷三論針法、灸法及禁灸;卷四為各種針灸歌賦。編者于書中多以按語的形式,提出自己獨到的見解,并批判了針灸禁忌方面的某些迷信說法。是一部有較大影響的著作。是繼漢代《名堂經》首次總結腧穴主治病癥之后的又一次系統總結,對腧穴理論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,對后世針灸學的發展產生了極大的影響。